站内搜索

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主体基本完工:打造亚洲最大地下交通枢纽

0

发布时间: 2025-01-02 14:54:32 | 来源:东方视野网

2024年底,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,主体结构基本完工,标志着这一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入新阶段。这座超级工程不仅在规模上令人瞩目,更在设计理念和功能实现上展现了创新与高效。

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,地下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,相当于5个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的大小。该枢纽采用“站城融合”设计理念,实现了交通功能与城市空间的无缝衔接,被誉为“地下枢纽地上城”。枢纽整体为地下三层结构,集城际铁路、国铁干线、城市轨道交通、市郊铁路及公交接驳线于一体,未来日单向客流量预计可达50万人次。

目前,枢纽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,其中“京帆”屋盖整体亮相,装饰装修和机电设备安装全面展开,机电设备安装完成至80%,装修完成至70%。这一进展为2025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此外,枢纽周边的“两横四纵”路网雏形初现,进一步优化了区域交通网络,提升了通行能力。

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交通需求,更是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。该枢纽通过高效的换乘设计,实现了80%的换乘时间在3分钟内完成,与地面楼宇的平均衔接时间不高于4分钟。这种高效的交通组织方式,将大大减少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等待和行走时间,提高出行效率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还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。项目指挥部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了智慧建造平台,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和资源调配,提高了建设效率和质量。此外,枢纽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,通过引入自然光和优化通风系统,提升了地下空间的舒适度和安全性。

作为京津冀“1小时交通圈”的重要支点,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助力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。从这里出发,乘客可在15分钟内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,35分钟到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,1小时到达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。这不仅提升了区域交通的便捷性,也为北京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未来,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还将成为集办公、商业、酒店、住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综合体。地上部分将开发超百万平方米的城市复合功能区,打造一个集约复合的城市活力中心。这一规划不仅丰富了城市功能,也提升了区域的居住和商业价值。

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是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。它的建成将为北京东部地区带来全新的交通体验和发展机遇,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。随着2025年底的通车目标逐步临近,这座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,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繁荣发展。

( 作者: | 责任编辑:歌者 )

最新播报查看更多

关于我们  合作推广  联系邮箱:hezuo#cridao.cn   投稿:tougao#cridao.cn      不良信息举报:743409682#qq.com(将#换成@即可)

  Copyright © 2016-2025 cridao.cn.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视野网 版权所有

  京ICP备05004402号-1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995号